Jazz Standard 爵士樂經典歌曲

Jazz Standard是指在爵士樂界被廣泛認可、經常演奏和重新詮釋的經典樂曲。
Jazz Standard 的定義重點
1. 廣泛流傳性:
• Jazz Standard 是爵士樂界的「共同曲庫」,無論在演奏會、即興(jam sessions)、錄音室錄音還是教學中都經常使用。
• 它們跨越了時代和風格,被多代爵士樂手重新詮釋。
2. 多次改編與演繹:
• 這些曲目常被不同音樂家按照個人風格重新編曲,如從搖擺爵士(
• 每次演繹都可能賦予樂曲新的生命。
3. 來源多元化:
• 很多標準曲起源於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好萊塢電影配樂或流行歌曲,
• 另一部分則由爵士音樂家直接創作,如查理·帕克的《
4. 教學與學習的重要性:
• Jazz Standards 是爵士音樂學習中的基石,常用於學習爵士和聲、
• 它們的和聲進行和結構為樂手提供了即興的框架。
5. 典型結構與風格:
• AABA 32小節結構:如《I Got Rhythm》。
• 12小節藍調結構:如《Blue Monk》。
• 調式爵士的簡潔和弦進行,如《So What》的兩個和弦。
1. 旋律:爵士樂即興樂句
Licks in Jazz
2. 節奏 & 3. 和聲 – 爵士樂鋼琴伴奏
Piano Comping in Jazz
音樂特色分析
1. 旋律:
旋律通常簡潔而富有感染力,便於即興演奏和重新詮釋。
2. 節奏:
以搖擺(swing)節奏為主,強調切分音和律動感。
3. 和聲:
和聲結構複雜多變,常使用豐富的和弦進行,
4. 音色:
爵士樂器如色士風、小號、
5. 織體:
通常採用主旋律加和聲伴奏的形式,
6. 配器法:
從小型組合(如三重奏、四重奏)到大樂隊(Big Band)均有涉及。
7. 結構:
8. 唱腔:
人聲演唱時,唱腔多樣,常運用滑音、倚音等技巧,
9. 歌詞內容:
歌詞多涉及愛情、生活感悟等主題,
10. 低音編排:
低音部分通常採用行進低音(Walking Bass)形式,提供和聲基礎並推動音樂前進。
經典曲例 Classic Examples
Coleman Hawkins – Body and Soul (1930) [錄像攝於1939年]• 作曲者:約翰尼·格林(Johnny Green)
• 特色:這是一首抒情的情歌,旋律優美,和聲豐富。
• 經典版本:科爾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
Chet Baker – My Funny Valentine (1937) [錄像攝於1987年日本東京]• 作曲者: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 特色:旋律柔和深情,慢板節奏提供即興空間,和聲富有張力。
• 經典版本:Chet Baker的人聲與小號演繹。
Stan Getz – All the Things You Are (1939) [錄音於1957年]• 作曲者:比利·斯特雷霍恩(Billy Strayhorn)
• 特色:這首曲子以明快的節奏和清晰的AABA結構著稱,
• 經典版本:艾靈頓公爵樂隊的多次演繹均堪稱經典。
Duke Ellington – Take the “A” Train (1939) [錄像攝於1943年]• 作曲者:比利·斯特雷霍恩(Billy Strayhorn)
• 特色:這首曲子以明快的節奏和清晰的AABA結構著稱,
• 經典版本:艾靈頓公爵樂隊的多次演繹均堪稱經典。
Cannonball Adderley – Autumn Leaves (1945)
• 作曲者:約瑟夫·科斯馬(Joseph Kosma)
• 特色:這首曲子以其動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著稱,
• 經典版本:卡農博爾·艾德禮(Cannonball Adderley)與邁爾斯·戴維斯合作的版本備受推崇。
Miles Davis – All Blues (from “Kind of Blue” Album, 1959)
• 作曲者: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
• 特色:這首曲子採用6/8拍的藍調/怨曲形式,和聲結構較為簡單,
• 經典版本:收錄於戴維斯1959年的專輯《Kind of Blue》中。
Miles Davis – So What (from “Kind of Blue” Album, 1959)
• 作曲者: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
• 特色:這首曲子是調式爵士的代表作,採用Dorian調式,
• 經典版本:Miles Davis在《Kind of Blue》專輯中的錄音。
「爵士樂標準曲」不同形式的演出

Vocal & Piano
這種編排通常是最簡約的形式,特別適合爵士標準曲的演繹,

Jazz Combo
Jazz Combo 是小型爵士樂團的編制,通常包含 3 至 5 名成員,例如鋼琴、低音、大鼓、薩克斯風或小號,偶爾加入歌手。

Big Band
Big Band 編制通常包含 12 至 20 名成員,分為管樂(薩克斯風、小號、長號)和節奏組(鋼琴、
特點:
旋律與歌詞的突出:
Vocal 將旋律和歌詞的情感放大,表現出爵士標準曲中豐富的情感層次。
鋼琴的功能性伴奏:
• 鋼琴既提供和聲,也兼顧旋律裝飾。
• 常使用 walking bass、分解和弦(arpeggio)或 comping(即興伴奏)為歌聲鋪墊。
• 在間奏或尾奏部分,鋼琴通常負責填補旋律空隙並進行即興演奏。
即興空間的靈活性:
演出較為自由,Vocal 和 Piano 可以根據現場氣氛進行變化,速度和節奏也常有彈性。
特點:
緊密的互動:
成員之間經常進行 call and response(問答對話)或即興對話,
編排的靈活性:
• 和聲部分通常由鋼琴或結他負責,低音大提琴提供穩定的 walking bass。
• 爵士鼓專注於節奏的推進與細膩處理,特別是搖擺感和切分音。
• 色士風或小號多負責主旋律,其他樂器進行伴奏或即興對話。
強調即興演奏:
每位樂手都有即興獨奏的空間,
空間與動態對比:
Jazz Combo 的音樂表現更加親密,適合小型場地和觀眾互動。
特點:
編曲的複雜性:
• 編曲者會為不同樂器組設計層次分明的配器,
• 使用豐富的對比技巧,如樂器群的重複(riff)或交替表現。
管樂的分工明確:
• 色士風:通常負責旋律或和聲鋪陳。
• 小號與長號:提供強烈的節奏點和銅管特有的亮度,
節奏組的穩定基礎:
• 節奏組(鋼琴、低音樂器、爵士鼓)專注於穩定的律動。
• 爵士鼓的刷奏(brushes)或踩鈸(hi-hat)設計得更加細膩,
• 即興與編曲的平衡:
• 雖然 Big Band 通常以精確的編曲為主,但也會在某些段落(如獨奏部分)
大氣與張力:
• 由於人數多,音響效果更加豐富和宏大,
比較總結
Vocal & Piano
• 規模:2人
• 情感表達:注動歌詞與旋律情感
• 即興比例:高
• 編曲複雜性:簡單,更多靠現場默契
• 聲音效果:簡約、親密
Jazz Combo
• 規模:3-5人
• 情感表達:情感互動強,偏即興
• 即興比例:極高
• 編曲複雜性:靈活多變
• 聲音效果:緊湊、有動感
Big Band
• 規模:12-20人
• 情感表達:宏大情感,張力與層次感強
• 即興比例:適中
• 編曲複雜性:編排精細且層次豐富
• 聲音效果:宏大、磅礡
曲例比較
All of Me
Autumn Leaves
Take the “A” Train
爵士樂即興創作如何進行?
在本影片中,我們想在 Julia Chen 的幫助下討論爵士樂即興創作的基本機制,包括爵士樂隊中每種樂器的作用、12 小節藍調結構、應用於藍調標準和弦進程的不同模式,影片將由電鋼琴,朱利安史密斯(Julian Smith)低音大提琴手,埃文海德(Evan Hyde)鼓手幫忙示範。
How Does Jazz Improvisation Work?
In this video,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cs of jazz improvisation, including the role of each musical instrument in a jazz band, the 12-bar blues structure, different modes applied to the blues standard chord progression, with help from Julia Chen on electric piano, Julian Smith on bass, and Evan Hyde on drum set.